信阳,这片我深爱着的热土
信阳军分区司令员 夏世富
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。”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。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。从19岁参军至今,33年已一晃而过。在组织的教育培养下,我在信阳这片热土上也从一名普通的士兵,成长为军队中级领导干部。
这期间我也曾面临过组织的挑选,1985年百万大裁军和1998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,第一次是组织留下了我,第二次是我放弃进步提升快的新职位,毅然选择了留任信阳。
因为,信阳,这片我深爱着的热土,毛尖茶蕴含着我青春的梦想,大别山回荡着我在赛场上的呐喊,淮河水记录下我每一步的成长。
我之所以深爱着信阳这片热土,是因为这里勤劳朴实的老区人民感染了我。
1978年12月,我与众多同龄人一样,带着美好的人生愿望,从祖国西南的四川省蓬溪县来到中原腹地信阳明港某部服役。这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部队,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所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支部队。
部队驻地离村庄较近,有时训练、生产、劳动都能接触到群众。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“五讲四美三热爱”活动中,每逢节假日,部队都要组织官兵到驻地附近开展学雷锋活动,有的到火车站打扫卫生、协助维护秩序,有的到工厂、学校帮助搞军训,有的到敬老院和贫困群众家中做好事。地方工作人员和父老乡亲则端茶倒水、问寒问暖,待我们像亲人一样,有时看到哪个战士衣服破了,乡亲们便主动帮助缝补,听说哪位同志家庭遇到困难、生活遭受挫折时,大叔大妈就及时开导,帮助大家树立信心战胜困难,使远离父母的我们感到特别亲切。有一次,我们到野外驻训时,附近的几个生产队长得知我们这批兵有些来自四川和湖南,喜欢吃辛辣食物时,便组织群众给部队炊事班送来辣椒和豆酱。
我深深地被这里勤劳朴实的老区人民所感染,立志要建功军营。在新兵连里我认真琢磨,勤学苦练,正课时间跟着老兵学,课余时间自己单独练,很快成了班排训练骨干。由于成绩突出,在入伍第二年我被破格提干保送上军校。
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,为应对国家发展困难,上级号召军队过紧日子。当时作为一连之长的我,深受老区信阳“宁肯苦干、不愿苦熬”精神的影响,带领全连官兵利用业余时间养猪种菜、发展副业生产,有效改善了官兵生活,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,连队被集团军评为“农副业生产先进单位”,军事训练、政治工作也都受到上级表彰。我被济南军区授予“模范连长”称号。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张万年在《前卫报》上载文,称我是“90年代的优秀带兵人”。
在自己30多年军旅生涯中,没有赶上一场战争,却在两次“亚战争”中为祖国和人民出力分忧——13年前的“九八抗洪”,我所在的部队曾是第一支开赴荆江大堤的救灾部队。那是1998年7月,我所在师奉命要缩编为一个旅,和全团官兵一样,我面临着走与留的选择。就在我和全团官兵满怀眷恋之情举行了向军旗告别仪式后,突如其来的长江特大洪水,给我们带来新的考验。8月1日,我所在团奉命赴长江抗洪抢险。40多个日日夜夜,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,与战士们昼夜死守大堤,胜利完成了任务,荣立三等功。抗洪归来后,组织上对我的安排是暂时编余。作为全师几名团长中最年轻的我,唯一没有进旅党委班子,对我来说,无疑是人生的一个严峻考验。
2000年3月,我被正式纳入编制,任副旅长,代行旅长职责。半年后,新旅长高春祥到位,我“官复原职”,分管管理和后勤工作。几个月后,高旅长交流到省军区系统任职,我又代行旅长职责。
2001年9月,上级决定由郑家楷同志任旅长。郑旅长小我3岁,兵龄比我晚1年,我们还是陆军指挥学院培训班的同学。政委谢守忠担心我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,找我谈心。我说:“郑旅长是国防大学的高材生,既有基层的实践经验,又在师机关当过作训科长,现在部队就是需要这样的知识型领导干部。咱不仅要配合人家,还要多向人家学习。”
2002年7月,刚到任半年的郑旅长去国外学习,我再次代行旅长职责。这已经是我第3次“代理旅长”了。这期间,我挑起多副担子,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了报废弹药销毁、士官管理工作试点等工作,受到上级通报表彰。
这一切一切都是老区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,时刻在感染着我、激励着我。时至今日,能够在这样一块具有光荣传统的土地上,为老区的富裕繁荣奉献热血和汗水,我感到十分荣幸。
我之所以深爱着信阳这片热土,是因为这里多年沉淀的厚重历史文化熏陶了我。
新兵连的生活紧张而又快乐,各级领导在给我们讲解我军优良传统的同时,也向我们介绍了驻地信阳的历史、文化和建设发展情况,使我们对孙叔敖、陈元光、春申君黄歇、开国元勋许世友等历史人物和革命前辈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,为能够在革命老区信阳和新四军老部队当兵服役而感到光荣与自豪。
信阳地处南北文化的结合部,南北文化在此交融荟萃,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,呈现出豫风楚韵的独有特色。有着“江南北国、北国江南”之美誉的信阳,早在8000多年前,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,从东到西有裴李岗文化、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多处。信阳是黄姓、蒋姓等10多个姓氏的祖根地,是台湾、福建、东南亚乃至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。这里有亡羊补牢典故的发生地——楚王城遗址;演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乐曲的楚国编钟;这里是治水名臣孙叔敖、砸缸救童的司马光、清代植物学家吴其睿、巾帼英雄邓颖超等人的故里。置身信阳博物馆,一种敬畏感、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。
信阳是红军的摇篮,将军的故乡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这里培育出了红一军、红四军、红二十五军、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,是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和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;解放战争时期,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主战场。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,信阳有数十万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,近百万人参加了革命队伍,先后有数百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……
和平建设时期,信阳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群众充分发扬战争年代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精神和干劲,继往开来、团结奋斗,形成了“勇于吃苦、甘于奉献、善于创新、敢于胜利”的新时期信阳精神,成为老区人民战胜困难、书写辉煌的力量源泉。特别是第三届市委审时度势,提出了“当好中原崛起的生力军、建设魅力信阳”的奋斗目标,扎实推进“三大跨越”,积极开展六城联创,写好“八篇文章”,打赢“六场硬仗”,各项建设协调发展,先进典型层出不穷,老区面貌魅力无限。
近年来,信阳市先后涌现出为抢救落水群众而壮烈牺牲的好民警管鑫,好战士薛赞,勇救落水学生英勇献身的英雄“的哥”吴章涛,勇斗歹徒身负重伤的英雄民工陈家兵,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勇救落海女子的“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”民兵魏青刚,“全国拥军爱国模范”赵海菊等一批英模人物,他们感动了信阳,感动了河南,感动了全中国。
我之所以深爱着信阳这片热土,因为这里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我。
“千年不老的名字,万年不变的美景,一段厚重的历史,一片传奇的故事,豫风楚韵的魅力……”《信阳最美丽》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,富含城市魅力,一经发行便引起人们的关注。
一座青山竖起一道风景,一潭碧水蕴含万般风情。大别山与淮河造就了独具魅力的信阳风光,有山必绿,有水必秀,有石必奇。信阳,有好山,好水,好景,好人……四季美景可谓争奇斗艳,各有特色。春天是信阳的好时节,莺啼燕语,绿叶映衬红花,水乡山城,将那绵绵不尽的春意延伸到遥远的天涯。
南湾湖是上天赐予信阳的眼睛。放眼望去,碧波如倾,与晴空交映,浮光盈盈,皎润似美眸含情;房屋楼宇,掩映林间水际;远山近水,一曲九回环;众山竞秀,或拥水前或依水后,似重非重,似叠非叠,云雾飘渺其间,若隐若现,恍如蓬莱仙阁;清风徐来,水波粼粼,恍惚水声风韵,与春风明月相约,使人心意油然如歌。山依湖而出名,湖偎山而名传,寺因山湖而圣灵。贤隐寺,自南朝齐、梁已历1500余年,寺里高僧辈出,其学理禅宗在海内外备受推崇。寺处贤山主峰南侧,峰岭苍翠,涧泉涓涓,松涛法鼓,与南湾湖水声依稀相闻。人游于此,心无纤尘,似有菩提洗心,而色相空灵。念天地之一道,飘然而独立。
与南湾湖齐名的汤泉池,位于商城县,风景优美、气候宜人,是河南省著名的温泉疗养风景区,泉水具有神奇的保健疗养价值。在汤泉池,再疲惫的心灵也能得以憩息。人们到此可以尽观青山秀水,体会“群峰倒影山浮水,无山无水不入神”的诗情画意。
这缕缕之雾滋生孕育出了肥壮柔嫩的信阳茶芽。“浉河中心水,车云顶上茶。”孕育在钟灵毓秀山川名泉中的信阳春茶,外形细、圆、光、直、多白毫,色泽翠绿,冲后香味持久,滋味浓醇,回甘生津,汤色明亮清澈。无怪宋代诗人苏轼在赴黄州谪所的途中,发出了“淮南茶,信阳第一”的赞语。
夏日的信阳群山叠翠。炎热的酷夏,鸡公山上却盛夏无暑。“午前如春,午后如秋,夜如初冬”,可谓“三伏炎蒸人欲死,清凉到此顿疑仙”。寻觅着鸡公山独特的“佛光”、“云海”、“雾凇”、“雨凇”、“霞光”、“异国花草”等自然景观,观赏着明清以来许多名人骚客留下的赞美文字,感受着鸡公山的泉清林翠、风景幽奇的文化底蕴,顿觉心旷神怡。
从2008年11月到现在,3年时间,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、中国宜居城市、中国休闲城市、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等与“中国”二字紧密相连的荣誉接踵而至。去年5月,我高中时的几位同学到郑州出差顺路来信阳看望我,短短一天时间,对信阳的建设发展和风土人情留下了深刻印象,连连称赞信阳山清水秀、景美人佳,羡慕我在这里的工作生活,更加深了我对信阳的好感。
我之所以深爱着信阳这片热土,是因为这里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鼓舞了我。
一个个风格迥异,富有现代气息的小区、宾馆、饭店、商场、超市,繁华的街道一条接着一条,忙碌的出租车一辆跟着一辆,翠绿的草坪一片连着一片……每当华灯初上,五彩斑斓的路灯、车灯、广告灯交相辉映,婆娑的绿树送来阵阵清凉,在路旁的广场上,聆听着优美的音乐,观赏着在音乐中翩翩起舞的倩影,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!一切恍如梦中,一切又在现实中……
为了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,提高城市发展活力,信阳每年有亮点,每年出精品,每年都有大手笔。为了强力推进六城联创工作,面对基础差、底子薄、难度大的创建形势,各级领导带头创建,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,广大干部踊跃投身,人民群众热情参与,掀起了爱我家园、建设信阳的热潮。为综合整治市内老街,39位市级领导分别担任42条主次干道的“路长”;为治理农贸市场,市领导担任24座农贸市场的“场长”;为创建游园,市级领导再次担任“园长”,分包15座游园和22个街头广场、绿地建设。
六城联创,使昔日狭小、脏乱的车站广场不见了,展现在眼前的是比原来大十几倍宽敞、整洁的现代化广场;昔日众多破旧、狭窄的小胡同,如今变成一条条笔直、宽阔的主干道,一街一品,一路一景;昔日房屋矮小、阴暗潮湿的市民区,如今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居住新区。生机盎然的羊山新区更让人心潮澎湃,大有当年浦东、如今郑东新区的风范;信阳工业城工地塔吊林立,热火朝天,工业聚集区颇具规模。浉河岸边垃圾山没了,沿河道宽了,跨河桥靓了,河水浅吟低唱,垂柳摇曳多姿,浉河,宛如一条彩带在城市间飘动。
“政府情、民心道,小孩高兴老人笑,笑得环境变美妙,水泥路、高杆灯,排水畅、垃圾清……”面对信阳的发展变化,信阳市老百姓不由自主地自发编写顺口溜传唱在街头巷尾。
与30年前我刚来信阳相比,当下的信阳城市建设可谓日新月异。因此,作为生活在信阳的人,我们有理由骄傲。但信阳30年城市建设的辉煌决不仅仅体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,宽阔洁净的马路。30年,这座年轻的城市承载了多少信阳人对于发展的憧憬与期许。而如今,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,因为信阳人的脚步在继续,信阳,仍在演绎着城市建设的无限精彩。
我之所以深爱着信阳这片热土,是因为老区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打动了我。
战争年代,亲人为我熬鸡汤;和平年代,我把驻地当故乡。信阳的拥军曲,比那鸡汤更醇、更浓、更香。
风雨如磐,抹不去悠悠革命摇篮的英雄本色;岁月如歌,唱不尽军民团结的鱼水深情。这块红色的热土,不仅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,更是引领双拥工作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,信阳市已连续三届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。从2007年起,信阳市坚持每年在军地之间开展互办“五件实事”活动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首长的充分肯定,全国双拥办、济南军区和河南省军区相继进行了转发。2010年9月6日,济南军区杜恒岩政委作出批示,要总结推广信阳经验。11月25日,《前卫报》头版头条加评论员文章报道了这一做法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2008年汶川大地震,山河共泣,神州同悲。我所在部队闻令出动,紧急奔赴抗灾一线的消息,更令老区人民牵肠挂肚。抗震官兵需紧急补充生活物资的消息,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这座“红城”。
绵延40余公里的行军路上,灯火通明,演绎了一场新时期军民双拥壮歌。不仅部队行军沿途的20个大中小型超市,连夜开门,竭尽所有为部队官兵补充物资,而且只要签个字就可以随意选取,不用结账。
有些距行军沿途较远的超市,还组织车辆将方便面、火腿肠等食品运送到高速路服务区供部队补充,不少群众还带上自家制作的干粮,送到官兵手中。10多位拥军模范专程驱车20多公里,为官兵们送行,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大爷,骑自行车走了10多公里山路,将一篮还带着余热的煮鸡蛋送到官兵手中……一幕幕军民情深的场景,活生生地演绎了当年刘邓大军进中原的动人故事。
在抗震救灾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,信阳市委、市政府领导率领慰问团跋涉千里深入抢险一线,看望慰问官兵,极大地鼓舞了士气。部队凯旋时,地方政府又组织各界群众夹道欢迎、到营区慰问,给了我们莫大的荣誉和关怀,多么好的政府和群众啊!
随军家属工作安置、子女入学是广大官兵高度关注的问题。信阳地方党委和政府主动想官兵所想、帮部队所需,积极主动安排好随军家属就业,对无工作的随军家属发放生活补助费;制定了驻军单位子女入学优惠政策,把驻军部队划入全市最好的学区范围,对适龄学生免收择校费,就读高中的计划外培训费统一减收1/3,解除了官兵的后顾之忧,使大家能够轻装上阵献身国防。这些我都历历在目、铭刻于心,充满了对革命老区政府和人民的感激之情,更加热爱这片红色的土地。
崇高的使命和责任召唤着我继续在这里战斗。2009年4月,考虑到我的任职年限及工作实绩,军区和集团军首长分别找我谈话:两级军区党委准备将我纳入正师职领导干部预提对象,并告知省军区系统有多个岗位空缺,有些地市条件还不错,让我考虑一下,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信阳,理由只有一个:33年的军旅生涯,从士兵到旅长,自己一直战斗在信阳,是这片土地哺育了我,自己愿意为老区的建设发展增砖添瓦、贡献力量。2009年8月,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,我由明港某部旅长调任信阳军分区司令员,使自己有了兑现承诺的机会。
俗话说:不登高山无以望远,不涉重洋难识海阔。原本以为自己在明港工作多年,对信阳比较了解,但到军分区工作后,自己的眼界更宽了,对信阳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了解和感悟。
就军分区系统建设而言,军分区机关和10个县区人武部工作开展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办公经费来源、干部转业安置、随军家属工作安排、子女上学就业等,都得到了信阳地方党委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,新县、光山、罗山3个县人武部新营区已建成使用,固始、潢川、淮滨等县人武部新营区也已纳入地方建设规划,有的已经开工建设。特别是军分区机关新营区从筹划建设到搬迁,信阳市委、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会议、现场办公,协调土地划拨、高压线路移位等事宜,市直相关部门特事特办,倾注了大量心血,促使工程最终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。
多年来的所见所闻在脑海一一回放,使我深刻感悟到,这一切一切,诠释的是信阳地方党委和政府对国防建设事业的高度重视,彰显的是革命老区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,体现的是新时期军民鱼水的深厚友谊。
从军30多年,党和人民给予了我不少的荣誉,1991年我被济南军区授予“模范连长”荣誉称号,2007年被表彰为“全军爱军精武标兵”并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,2008年被党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表彰为“抗震救灾英雄个人”,两次荣立二等功,五次荣立三等功,多次被军区和集团军表彰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并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。悄然回首来时路,不仅感慨万千,这些荣誉的取得既是部队教育培养的结果,更是信阳革命老区优良传统感召和激励的体现,我将把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深深珍藏于心底,化作人生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我爱信阳,因为她不仅是“中国最休闲城市”、“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”、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”等,还是我的第二故乡,我切身感受着她的变化,她的变化使我的生活品位提升,使我有了骄傲的资本。我坚信,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,信阳的明天山更绿、水更清、茶更香、人更美!